按照學院“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工作安排,學院領導班子成員於10月25日全天進行集中學習,聚焦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學習綱要🕳,采用逐個領學的方式🧽,深入學習領會總書記新思想,並結合學院工作和個人思想實際⚡️,開展學習交流。
黃曉靈副院長分享《帶領人民創造更加幸福美好的生活》談到,從幸福的物質和精神兩個層面增強人民的幸福感,通過發展來保障和改善民生🤹♀️,增進人民福祉🐀,讓老百姓過上好日子是黨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 保障和改善民生既要盡力而為,又要量力而行。民生工作直接同老百姓見面、對賬👧🏻,承諾了就要兌現。決不能開空頭支票,否則就會失信於民。民生工作離老百姓最近,同老百姓生活最密切。必須抓住人民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抓住最需要關心的人群💳,在更高水平上實現幼有所育、學有所教、勞有所得、病有所醫🚹、老有所養💃🏿、住有所居、弱有所扶,讓人民有更多、更直接、更實在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小康不小康,關鍵看老鄉,關鍵看貧困老鄉能不能脫貧。加強和創新社會治理,關鍵在體製創新🌉,核心是人。只有人與人和諧相處,社會才會安定有序📄。
劉斌副院長分享學習《實現祖國完全統一是中華民族根本利益所在》時表示🐫:一國兩製”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一個偉大創舉,香港、澳門回歸祖國後𓀁,重新納入國家治理體系🙅,走上同祖國共同發展、永不分離的寬廣道路。在“一國兩製”之下,香港♖🧎♂️➡️、澳門特別行政區享有的高度自治權受到充分保障,港澳同胞當家作主、依法享有廣泛自由和民主權利👩🏼🏫。一國兩製”實踐取得了舉世公認的成功。事實證明,“一國兩製”是解決歷史遺留的香港、澳門問題的最佳方案,也是香港、澳門回歸後保持長期繁榮穩定的最佳製度,是完全行得通、辦得到、得人心的,是有強大生命力的👨🏻🦽。“和平統一🈹🧏🏻♂️、一國兩製”是解決臺灣問題的基本方針🉐,也是實現國家統一的最佳方式🫱🏻。以和平的方式實現統一🖋🌌,最符合包括臺灣同胞在內的中華民族的整體利益👷🏽♂️,我們將以最大誠意、盡最大努力爭取和平統一的前景。解決臺灣問題、實現祖國完全統一,是全體中華兒女共同願望,是中華民族根本利益所在⏏️。全面準確貫徹“一國兩製”、“港人治港”、“澳人治澳”🧖🏼♀️、高度自治的方針。堅定不移把“一國兩製”實踐向縱深推進♾,必須牢牢把握“一國兩製”的根本宗旨,共同維護國家主權👱🏿♀️、安全、發展利益,保持香港、澳門長期繁榮穩定🪝。民族復興、國家統一是大勢所趨、大義所在、民心所向。祖國必須統一🧑🏽🎨,也必然統一🦶🏽。這是兩岸關系發展歷程的歷史定論6️⃣,也是新時代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必然要求。兩岸中國人、海內外中華兒女應共擔民族大義、順應歷史大勢🧜🏿♀️,共同推動兩岸關系和平發展、推進祖國和平統一進程👩🏽🚀。兩岸同胞是命運與共的骨肉兄弟,是血濃於水的一家人⚧。親望親好🫄🏼,中國人要幫中國人。要秉持“兩岸一家親”理念🤘🏼,尊重臺灣現有的社會製度和臺灣同胞生活方式,繼續率先同臺灣同胞分享大陸發展機遇。
黨委副書記、紀委書記陳英領學《把黨建設得更加堅強有力》時談到🦥:勇於自我革命👨🏻🚀、從嚴管黨治黨是我們黨最鮮明的品格,打鐵必須自身硬。辦好中國的事情🪕,關鍵在黨,關鍵在堅持黨要管黨、全面從嚴治黨。政治建設是黨的根本性建設旗幟鮮明講政治是我們黨作為馬克思主義政黨的根本要求。馬克思主義政黨具有崇高政治理想、高尚政治追求、純潔政治品質🎩✊、嚴明政治紀律👉🏻。補足共產黨人精神上的“鈣”思想建設是黨的基礎性建設💱🥣,堅定理想信念是思想建設的首要任務🧔🏼。中國共產黨的理想信念,就是馬克思主義真理信仰、共產主義遠大理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這是中國共產黨人的精神支柱和政治靈魂,也是保持黨的團結統一的思想基礎🦆。貫徹新時代黨的組織路線正確的政治路線要靠正確的組織路線來保證💾。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組織路線對堅持黨的領導、加強黨的建設💊、做好黨的組織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作風建設永遠在路上,黨的作風就是黨的形象🐈,關系人心向背,關系黨的生死存亡。使紀律真正成為帶電的高壓線加強紀律建設是全面從嚴治黨的治本之策。黨要管黨🏓、從嚴治黨,靠什麽管🎠,憑什麽治?就要靠嚴明紀律和規矩🤷🏿。全方位紮牢製度的籠子👋🏽,鞏固發展反腐敗鬥爭壓倒性勝利🐠。

彭莉副院長分享《發展社會主義民主政治》重點談到👨🏽⚖️: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發展道路,必須堅持黨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依法治國有機統一。黨的領導是人民當家作主和依法治國的根本保證,人民當家作主是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本質特征,依法治國是黨領導人民治理國家的基本方式,三者統一於我國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偉大實踐。在我國政治生活中,黨是領導一切的,堅持黨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依法治國有機統一👨🦱,最根本的是堅持黨的領導。人民代表大會製度是堅持黨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依法治國有機統一的根本政治製度安排。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製度作為我國一項基本政治製度,是中國共產黨、中國人民和各民主黨派、無黨派人士的偉大政治創造📒,是從中國土壤中生長出來的新型政黨製度🍹。民族區域自治製度是我國的一項基本政治製度😨,是中國特色解決民族問題的正確道路的重要內容和製度保障。 基層群眾自治製度是我國的一項基本政治製度👻🏄🏿♀️。完善這一製度,發展基層民主,是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建設的基礎。要暢通民主渠道,健全基層選舉✏️、議事、公開❇️、述職⛽️、問責等機製,促進群眾在城鄉社區治理、基層公共事務和公益事業中依法自我管理、自我服務、自我教育𓀘、自我監督。保障人民依法直接行使民主權利,切實防止出現人民形式上有權、實際上無權的現象。協商民主是中國社會主義民主政治中獨特的🧞、獨有的、獨到的民主形式。全面貫徹黨的民族政策🍕、宗教政策📷,鞏固和發展最廣泛的愛國統一戰線🧏🏽♀️。
姜立惠書記分享了《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強調了人類生活在同一個地球村裏,人類交往的世界性比過去任何時候都更深入、更廣泛,各國相互聯系和彼此依存比過去任何時候都更頻繁🤯、更緊密,和平、發展🍸、合作、共贏已成為時代潮流。始終不渝走和平發展道路,走和平發展道路✍️,是我們黨根據時代發展潮流和我國根本利益作出的戰略抉擇🧆1️⃣。只有堅持走和平發展道路,只有同世界各國一道維護世界和平,中國才能實現自己的目標,才能為世界作出更大貢獻。促進“一帶一路”國際合作😬,“一帶一路”倡議根植歷史🙋🏿♂️🐺,更面向未來, “一帶一路”倡議秉持和遵循共商共建共享原則👩🏽🔧,努力實現政策溝通🍪、設施聯通、貿易暢通、資金融通、民心相通,是發展的倡議、合作的倡議、開放的倡議🏋🏼♂️🌝。推動建設相互尊重🏕、公平正義、合作共贏的新型國際關系,推動建設新型國際關系👨🏽🎤💁🏽♂️,是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基本路徑,就是要秉持相互尊重、公平正義📅🙎🏿♂️、合作共贏原則,走出一條對話而不對抗🥷🏻、結伴而不結盟的國與國交往新路。積極參與引領全球治理體系改革和建設🚴🏼,建設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榮📣、開放包容、清潔美麗的世界。